Sep 26, 2007

像與不像之間

忘記是從國小一年級還是二年級開始的,我跟著一個老師學習畫畫,並不是正式的美術訓練,只是那種玩票性質的學習。從一開始的小孩塗鴉畫到鉛筆,再到水彩,之後又畫了一些些水墨,一直到國二之後才停止。儘管畫了這麼五、六年的時間,但我自己現在想來,事實上我從畫了幾個月的鉛筆之後就沒有進步過了。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要把畫畫成什麼樣子。輪廓、比例、明暗、遠近、調色,好像都是一樣的步驟把每一幅畫完,但我卻沒辦法分辨我所畫出來的每一幅畫之間的好壞;或者說,除了像不像之外,我無法告訴我自己,每一幅畫的優缺點在哪裡。

##CONTINUE##

吶喊

這一幅是北歐十八世紀末,十九世紀初的畫家孟克(Munch, Edvard)的作品「吶喊」創作於1893年。這一幅畫相當出名,我從小到大也在一些畫冊以及很多場合上看過,不過我沒有辦法辨別這幅畫的好壞,我只知道這絕對不是一幅「畫得像」的作品,起碼你絕對無法找到有人長成這樣子的。大四上學期選修了一門素描課,住要是畫畫近物,另外學期中有一次到校園裡畫畫寫真。學期一剛剛開始的前兩、三堂課,老師準備了一些投影片,目的是要讓大家多看些畫。上課時間我記得是在下午,教室位在教育館的頂樓,夏秋之際中午的太陽努力地讓教室的牆壁散發出一股熱氣,儘管冷氣機仍然茍延慘喘的吹出一陣陣的冷風;為了投影機,教室裡的窗簾緊緊得拉上。精神意識一直處在一種半夢半醒、似有若無的狀態,眼睛看著隨著滑鼠的輕響而跳動的畫面,老師介紹作品的聲音與我之間似乎被一大塊凝結的空氣隔開。

一幅一幅的作品閃過,一直到這一幅「吶喊」出現時,我有了一種感覺。也是是因為燈光,也許是滿屋子的熱氣,也許是老師呢喃語聲的催眠,我突然知道這是一幅相當不錯的作品。之前看過這幅畫多次,卻沒有那次看畫時的印象深刻,大概是因為以前從未把這幅畫放大來看吧。這不是一幅具象的作品,整幅畫用區線和直線簡單勾勒出人物以及背景,色彩上大都使用偏暖的顏色,但我卻感覺到一股冷冽的吶喊聲,以人物的頭部為中心向外刺出。我沒有去看一些畫冊的導讀,也沒有去閱讀關於畫家創作的想法,但卻感覺到畫中人物那種試圖刺穿我的身軀的吶喊聲,不是失望,不是悲傷,而是一種恐懼。(我至今仍然不知道我為什麼會認為這是恐懼,也許是蒼白的臉龐所帶給我的感覺。)這也許和作家的本意不合,也許和一些藝術評論家的想法不一致,但這幅畫所給我的感覺就是那種內心發毛的恐懼感,在那當下,我甚至有些害怕再直視畫面裡蒼白空洞的眼睛。


在這次的經驗之後,我卻再也沒有這種能夠確定判斷一幅畫好壞的經驗(這裡所指的好壞,純粹是我自己個人的觀感)。什麼是好,什麼是壞?老實說,我還是分不清,我現在比較清楚的是,純粹畫得像並不是一幅好作品的必要條件。想想如果把一個人吶喊時的形象仔細刻畫,眼角的細紋、內縮的舌頭、伸長的下巴......把比例、亮暗、顏色一一鉅細靡遺的描繪下來,所產生的戲劇張力就能強過這張一點都不像的作品嗎?我想不見得。不過我比較能夠確定的是,那種把一草一物用細細的筆像寫小楷一般描上去的作品,大概不會是我心目中所認為的那種很棒的藝術品吧。



ps1.圖畫摘自 http://www.hotart.com.tw
ps2.會寫這篇,其實是因為看了幾集的龐均油畫後突然想把以前的想法寫下來。


Powered by ScribeFire.

No comments: